金山桥下春草生,韩江水暖育仙人。一道佛光照前路,君向意溪我向城。

创新笔记-记录潮汕传统文化

月牙泉
网站首页 > 经典语录 > 经典文摘

文人墨客的日志,一本日记值一个亿

2021-11-02 08:47:04 创新笔记-记录潮汕传统文化 阅读
就今天看来,仍在坚持写日记的人确是少数。


可这事儿要放80年前可不全然是这景象。

对那些自小都被我们仰望的大文豪来说,写日记,才称得上是茶余饭后的高光时刻。

季羡林曾在《清华园日记》的引言中说:“我写日记,有感即发,文不加点,速度极快,心中毫无顾忌,真正是畅所欲言”。


季羡林人生有两大讨厌之事。其一,讨厌上学:

2.6
今天仍然拼命看书,因为明天就要考了。学期的成绩全靠这两天挣,现在更感到考试的无聊与无用

2.9
今天考两样。完全是临时乱抓,预备的全用不上。

3.9
应景上课。麻木麻木麻木。

3.10
上课——麻木,非见血不会激动了。

9.2
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。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!大千走了,颇有落寞之感。

9.13
昨夜一夜大风,今天依然没停,其势更猛。北平真是个好地方,唯独这年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。

今天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,妈的,这些混蛋教授,整天考,不是你考就是我考,考他娘的什么东西?

12.2
今天作Faust的Summary,无论多好的书,只要拿来当课本来读,立刻令我感觉到讨厌,这是因为什么的,我也不知道。


也 讨 厌 上 班:

1932.9.11
我的稿子还没登出,妈的。

1932.9.23
早晨只是上班,坐得腚都痛了。
德华有喜。

1932.12.21
说实话,看女人打篮球……是在看大腿。
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,只看半场而返。

1933.4.29
因为女生宿舍开放,特别去看了一遍。一大半都不在屋里。

1934.3.13
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。
妈的,这些混蛋教授,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,还整天考。
不是你考,就是我考,考他娘的什么东西?


日记中,吐槽上班、埋怨考试,为生活琐事爆粗口。 毫不遮掩地表达对异性的亲近和好奇。

image.png

可大学生季羡林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,和每个青年一样,也会忧心家庭、感觉苦闷:


1933.11.17
 
现在不敢向前看——前面真有点儿渺茫。是的,真的是贫乏,但是,说来也脸红,我早知道蓬莱没有我的份,只好在这贫乏里打圈子。
 
1934.05.06
 
近来心情不很好。一方面想到将来,眼看就要毕业,前途仍然渺茫,而且有那样的一个家庭,一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说呢?


季羡林年幼时便离开母亲,前往济南投奔叔父,与之一起生活,并进入私塾读书,总体家庭条件并不算好。
 
然而,青年时代的季羡林,绝非只是前文日记里这样一个迷茫的躺平青年。

image.png

无论遇到怎样的困苦,无论如何反对权威,他始终没有放下过学业。

 
在20万字的日记中,学业有关的内容粗略估算,要占据一半以上的篇幅。
 

1932.12.10
 
今天一天没课,然而颇加油。早晨看Sons & Lovers(《儿子与情人》,英国作家戴维·赫伯特·劳伦斯所著长篇小说)六十页,The Star of Seville(《塞维利亚之星》,西班牙作家洛佩·德·维加所作戏剧)。过午看Keller,看完The Star of Seville。晚上看Sons & Lovers四十页。


常常秉灯夜读:

刚才我焚烛读Holderlin(荷尔德林,德国诗人)——万籁俱寂,尘念全无,在摇曳的烛光中,一字字细读下去,真有白天万没有的乐趣。
 
这还是第一次亲切地感到,以后我预备作的Holderlin就打算全部在烛光里完成。每天在这时候读几页所喜欢读的书,将一天压迫全驱净了,然后再躺下大睡,这也是生平快事罢。


甚至立誓非去德国留学不可:
 

1933年08.17
 
昨天晚上我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『在旋涡里抬起头来,没有失望,没有悲观,只有干!干!』然而干什么?干德文。
 
我最近觉到。留美实在没意思。立志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,我先在这里作个自誓。」


他每日等下苦读,终于坐上了前往德国的列车,踏上了十年德国游学的旅程。
 
多年后,季老成为国学大家,对于早年日记中那些有伤体面的内容坚决一字不改。
 
 “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,今天不是圣人,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。” 
 
活得这般洒脱,尔等难望其项背乎。

image.png


徐志摩一生追求“爱”、“自由”与“美”,日记倒有点新鸳鸯蝴蝶派的味道。

 
说起情话来一套一套,字字“诛心”,句句溢蜜。

image.png

八月九日
 
“幸福还不是不可能的”,这是我最近的发现。

今天早上的时刻,过得甜极了。我只要你;有你我就忘却一切,我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要了,因为我什么都有了。与你在一起没有第三人时,我最乐。坐着谈也好,走道也好,上街买东西也好……
 
爱是甘草,这苦的世界有了它就好上口了。眉(陆小曼)你真玲珑,你真活泼,你真像一条小龙。
 
 
八月十日
 
我六时就醒了,一醒就想你来谈话,现在九时半了,难道你还不曾起身,我等急了。

我有一个心,我有一个头,我心动的时候,头也是动的。我真应得谢天,我在这一辈子里,本来自问已是陈死人,竟然还能尝着生活的甜味,曾经享受过最完全,最奢侈的时辰,我从此是一个富人,再没有抱怨的口实,我已经知足。
 
这时候,天坍了下来,地陷了下去,霹雳种在我的身上,我再也不怕死,不愁死,我满心只是感谢。即使眉你有一天(恕我这不可能的设想)心换了样,停止了爱我,那时我的心就像莲蓬似的栽满了窟窿,我所有的热血都从这些窟窿里流走……

 
八月十一日
 
这过的是什么日子!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!眉,我的眉,怎么好呢?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,是忧,是虑,是瞻前,是顾后,这笔上哪能写出?
 
眉,我怕,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,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,就是他们打毁我们,逼迫我们的死。
 
眉,我悲极了,我胸口隐隐的生痛,我双眼盈盈的热泪,我就要你,我此时要你,我偏不能有你,喔,这难受——恋爱是痛苦的,是的眉,再也没有疑义。
 
眉,我恨不得立刻与你死去,因为只有死可以给我们想望的清静,相互的永远占有。眉,我来献全盘的爱给你,一团火热的真情,整个儿给你,我也盼望你也一样拿整个,完全的爱还我。

 
1931年11月,徐志摩在飞往北平的飞机上不幸坠机遇难,时年34岁。
 
说实话,一直到今天,徐志摩也没能摆脱“渣男”的骂名。
 
可正如胡适所说:背负着理想主义的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;如易卜生的诗剧Brand里的那个理想主义者,抱着他的理想,在人间处处碰钉子,碰的焦头烂额,失败而死。
 
于徐志摩,理想与信仰,真是一个复活的机会。

如今再来读他的这首《再别康桥》,哀婉中带点点光辉。

image.png



鲜少人提过著名学者吴宓先生的日记,他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,学贯中西,融通古今,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。


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,赴美留学后与陈寅恪、汤用彤并称“哈佛三杰”

image.png

为寻求中国之救图存亡之路,先生日记中忧国之心随处可见。


今人误谓中国过重虚理,专谋以功利机械之事输入,而不图精神之救药,势必至人欲横流、道义沦丧,即求其输诚爱国,且不能得。西国前史,陈迹昭著,可为比鉴也。 


身为留学生,他深知肩负国之重任,日记中的学术求索,更是呈现一幅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。

今则凡留学生,皆学工程、实业,其希慕富贵、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。而不知实业以科学为根本。

不揣其本,而治其末,充其极,只成下等之工匠。境遇学理,略有变迁,则其技不复能用,所谓最实用者,乃适成为最不实用。至若天理人事之学,精深博奥者,亘万古,横九垓,而不变。凡时凡地,均可用之。


60多年他坚持写日记,光日记,就出了20多卷,这的确需要非凡的毅力。

在1910年日记的卷首,吴宓写了一段自勉的话,开头几句是这样的:

天下之事,不难于始,而难于常,所以毅力为可贵也。日记,细事也,然极难事也。


吴宓日记中,但除了信札往来、银钱收付之外,还包括具体的人事交往、复杂的情感纠葛与细腻的心理郁结。

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视为社会史、经济史、人性史来阅读,但这些都统摄于更深层次的个人“心灵史”,深刻体会到“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”之时代背景中,一名岌岌可危却又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独特的心境与命运。

这些用以抒怀解困、疗伤止痛、“自读自阅”、“自言自语、自为问答之词”,居然在他逝世20来年之后得以刊布流行,成为传世之作,亦不失为一件幸事。


 

04



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,更是近现代湖湘风起云涌的起源人。

毛泽东说:“愚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。”

蒋介石评价曾国藩:“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,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。”

两个敌对阵营的人,却对曾国藩的评价,都高度统一的完美。

image.png

顶着政治家、战略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四大头衔,读曾国藩日记,我们会发现,他对如何修炼“至虚”境界,感受颇深,更是他为人处世的大智慧。


日记前后跨度达30余年。其内容囊括了曾国藩生活的方方面面,可以说是晚清社会生活的一部小百科全书。

思人必中虚,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,盖实者不欺之谓也。(人必须先要做到心中虚空,心中不要存在他物,才能做到真实不欺。)


在日记中,他时时反省自己,在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言语上下功夫,以求养成厚重的人格。

今蒙诸君来书,见后代学人有志先贤若此,国藩虽愚柔,愿奉诸君数语,以论为学之道:顷观楹帖“道在存诚”,果存诚而不自欺,则圣学王道又有他哉?


翻译过来就是:

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楹联,“道在存诚。”天下最大的学问,是诚心诚意对待自己。

如果你们能够做到先不欺骗自己,进而不去欺骗別人,那么就已经掌握了打造圆满人生最大精髓了。

曾国藩曾说,他写日记的目的,是为了每日能够自省自新。

image.png

他一生体弱多病,30岁开始耳鸣,35岁得了皮肤病,困扰终生,晚年单目失明,常年失眠,腹痛牙痛,却一辈子没休息过一天。


每天都在进行高强度的工作,还不忘记日记,自省其身,每年写作60多万字。

在谋求前进与重建传统文化与人格理想的当今中国,我们可以大胆猜想,曾国藩之所以“不朽”的主要原因,并非其所建之功、所立之言,而是其所树之德。


 

05



胡适之的打牌日记在江湖上流传已久,想必许多人早已倒背如流。
 
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这样的:

7月4日
新开这本日记,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。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《亨利八世》。

7月13日
打牌。

7月14日
打牌。

7月16日
胡适之啊胡适之!你怎么能如此堕落!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?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!

7月17日
打牌。

7月18日
打牌。


可实际上,这几天胡适可真没打牌,后来有人找出他的日记,真实的情况完全相反。

image.png

有人总结,打牌这两个字在《胡适留学日记》里一共出现了35次,要知道,这是胡适出国留学七年的日记,出现几十次打牌,真的不多。

 
曾经为了戒掉打牌,甚至立过“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”这样的flag,他说到做到,伺候的日记本里,再未出现过“打牌”二字。

image.png

在留学美国期间,他用写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了留学时期的见闻、生活和所思所想,共留下了十七卷日记、札记。堪称自律界楷模。

 
1936年7月20日,胡适记道:

到了最后的三年,我自己的文学主张、思想演变,都写成札记,用作一种‘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’,我自己发现这种思想草稿很有益处……

所以,无论怎么忙,我每天总要腾出一点功夫写札记,有时候,一天可以写几千字。


留学期间,他读《左传》《春秋》《诗经》,也看莎士比亚文集、美国人物传记。 

一方面融入异国文化,观察社会,探访友人。 另一方面时常与人辩论、四处演说,宣扬中国文化。 

image.png

彼时他不是一呼百应的学界巨匠,不是四两拨千斤的风云人物。 

 
他只是一个风华正茂的中国留学青年,内心正激荡着一片报国救国的赤子之心。 
 
大师毕竟是大师, 2020年10月16日,一套十八册的《胡适留学日记》在华艺国际北京首拍会上以1.3915亿元成交,创下了“最贵日记”的世界拍卖纪录。

革命年代的点滴,被胡适之一笔一划写下,恒久流传。

image.png

05



生在救国存亡的时代,他们是大孤独者。既免不了孤军作战的悲愤,亦难敌“荷戟独彷徨”的激楚。

那个时代,每个青年都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坦荡的胸怀。

他们的成长中有看穿“世人真面目”的真切,他们的创作有为时代呐喊的自觉,他的生命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大胆。

可当你走进他们的世界时会发现,原来我们眼中所谓的“伟人”,也只是一个“普通人”。


image.png


©2008-2024 Powered By ChuXiang Note. 粤ICP备15015624号